top of page
  • 作家相片易新設計 Atelier Neo.E

無門之門。入山門 第二屆構竹林鐵展覽,嘉義阿里山水社寮車站舊址空間項目III

已更新:5月2日







《無門之門。入山門》AtelierNeoE易新設計x鄭博仁 +B群

借林鐵入了自然的門,無是動詞,去掉世俗的門,才會獲得自然的門。

/概念說明

林鐵作為人為/自然之間打開如結界般山林的領域感,是緩慢逼近自然的歷程。而作為產業聚落的水社寮車站則是林鐵較早有人煙處。 林鐵給的共感,借林鐵入了自然的門,無是動詞,去掉世俗的門,才會獲得自然的門。去掉機能的門(入口意象),才會得到意念(精神)的門,提醒體驗者在林鐵之上,入了山門,自然才是真佛,藉由跨出才能見識自然。

/發展過程

藉由交織8螺旋與三角線鐵道的形式形構出入了山門,還在山門 的意象。以變形拱的框架結構劃定場域中的殼內-外。向內傾斜的兩竹殼夾出一縫隙,誘使觀者進入。 採曲竹作為形構及構築發展初衷,以集成元為製作單元採epoxy膠接合成”集束竹”(bamboo bundle processing),構成一條圍閉的迴圈為主結構,並嵌入一孟宗原竹為拱心石(keystone),形成視覺上的看似不合理性,但力學上合理的框架構造。並以孟宗原竹為肋樑,串聯主-次結構均採可拆,可微調U型扣件為鉸接接點。


文章同步刊載於台灣竹會2022年10月http://www.taiwan-bamboo.org/tw/2022bamboo-atelierneoe/

5 次查看0 則留言
bottom of page